中国康复治疗需求巨大
一是老年人有需求。2017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亿,65岁以上的人口达1.58亿,去年新增60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今后可能每年都按此规模增长。
二是伤残人员有需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已达8502万人。其中,约75%是后天致残,突如其来的意外对他们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三是慢性病患者有需求。我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患者。慢性病会损伤重要脏器,容易导致伤残,影响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一人群的康复治疗需求也与日俱增。
康复医疗发展不够快
深层原因是康复治疗师的职业认可和法律保障不够
我国康复治疗供给缺口巨大,首先表现为人才培养不足。
当前康复人才稀缺是系统性的,各康复专业人才都存在缺口,尤其以康复治疗人才最为缺乏。
康复人员结构不合理,也加剧了康复供给短缺。目前大部分康复机构的人员结构表现为‘两少一低’,即业务技术人员占比少、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少、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甚至在某些康复机构出现非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倒挂的现象,影响了康复供给质量以及康复事业发展。
康复医疗在中国发展较缓慢,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康复治疗师还不是一个获得国家认定的职业。查阅人社部制定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找不到“康复治疗师”,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该职业予以保障和规范。
康复治疗师对生命健康影响大,技能要求很高,理应纳入职业认定。康复治疗师要么挂靠到按摩理疗这块,要么就拿自己的技术职称证当作执业证,导致康复治疗师缺乏职业归属感。
在欧美国家,从事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的康复治疗师,均有各自细分的职业法规。在美国,康复治疗师是有运动处方权的,能够单独开业。而我国康复治疗师更愿意待在三甲医院里,因为去基层待遇低、康复力量薄弱,难以提升自己。这加剧了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差距较大、连续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层才是康复治疗的主战场,不能让患者都往大医院挤。如果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不下沉,就会导致患者出院后康复不力再重返医院做康复的恶性循环。
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一些专科医生和大部分患者的康复意识还没有跟上
康复治疗,早期介入意识非常重要,恰恰在这方面,医生和患者都很缺乏。比如老人的腕部、前臂容易因磕碰发生远端骨折,按骨科老式固定方法,会用石膏包裹整个手,包括手指。但懂康复的骨科医生不会这么做,会把石膏打在手掌位置,露出手指,因为固定整个手会导致老人手指、手肘乃至肩关节疼痛。去年,因这种问题来找她治疗的就有50多人。
在康复治疗成熟的国家,患者在手术台上就有康复治疗师制定计划,术后便能执行。在国内,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这种康复意识还没有跟上。大部分骨科病人以为接上骨头自己就能好,其实越早康复,效果才越好,当然这也对康复治疗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患者和家属多数只在病后才重视康复,这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都应承担起康复宣教的工作。我们要求每名接触患者的员工都要做康复宣教。康复医生告诉病人怎么预防疾病复发,康复治疗师告诉病人怎么练习姿态,护士告诉病人怎么防止摔倒。医院还会指导患者出院后如何康复,比如调整饮食和生活规律、情绪管理以及支具使用事项、家庭布置改观等。
本文整理自人民日报19版健康时空版